当前位置: 首页 / 我的图书馆 / 共享工程动态

山南市文化事业发展:在守正创新中培根铸魂

林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2021年01月12日 05:45

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免费开放,数字阅读、免费电子书等系列资源成为文化生活新方式;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南市博物馆开馆运行,让古籍和文物都“活”了起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让贫困群众学到了技艺,实现了稳定增收。这些,是今年山南市文化事业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今年以来,山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文化服务再升级“图书室免费开放,读书看报不花一分钱,周末还能跟家人去看看电影、假期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谈起山南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乃东区群众罗布顿珠满意地说。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衡量民生幸福的一项指标。今年9月11日,山南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馆藏文物4000件,其中珍贵文物130件,文物数量居全区地市级博物馆之最,尤其是吐蕃时期的文物数量更是居西藏之最。山南市实施24小时城市书屋建设项目,将图书馆8小时服务延长至24小时全天候服务,对现有图书馆服务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效补充,提升全民阅读水平,创建全民阅读品牌,推进“书香山南”建设。另外,山南市还完成投资911.4万元,邀请自治区文物局专家对藏王墓安防工程等10个项目进行终验,完成投资4369万元。梳理全市“十四五”期间文化文物项目77个、总投资达21.4亿元。协助自治区歌舞团在全市12个县区开展24场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化惠民”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在乡镇、村(居)易地搬迁点、敬老院开展文艺下乡演出活动640场次,到场观众32万人次,使基层群众“零距离”享受到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4251.53万元。完成组建557支行政村文艺演出队,培训行政村文艺演出队骨干及队员6000人次,开展演出900场次,覆盖观众25万人次。此外,山南市还开展“智慧书包进基层和阅读进校园”助力推动脱贫攻坚活动,赠送各类书籍42670册。新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65个,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市场监管提力度今年,山南市层层签订《文化市场监管目标责任书》,截至目前,该市149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恢复营业116家。同时,该市加大文化市场和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全年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14家次。创新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宣传40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份。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激发了山南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一批批精品文艺创作不断涌现。今年,山南市投入120万元作为文艺创作扶持与奖励资金,扶持奖励创新作品。同时,山南市还创作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四讲四爱”、生态建设等主题文艺作品98部。抗击疫情主题歌曲《风雨过后是阳光》《当疫情袭来的时候》《最可爱的人》相继在湖北省各媒体播出,表达了雅砻儿女对最美“逆行者”的敬意;影像制品《藏源山南》,实景剧《琼结·达娃卓玛》,扎囊氆氇文化节、措美哲古牧人节、加查达布核桃节等特色文艺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为更多的人认识山南、了解山南、走进山南开启了一扇窗……此外,在增强文化活力方面,山南市还注重政府引导,积极鼓励文艺创作,开展雅砻文学艺术奖评选和山南文艺创作扶持与奖励评审工作。文化产业致富增门路今年8月,琼结县首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正式挂牌成立,为35名农牧民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便就业的机会,通过“分红+工资”的方式,做到了工作坊员工每人每年平均收入5万元,真正实现了非遗扶贫。在山南市贡嘎县朗杰学乡朗杰学村吾编扎林氆氇合作社,20余名妇女聚在一起,捻毛线、卷线、编织氆氇。“合作社为我们提供了农闲时增收的途径,很多人定向收购我们制作的氆氇,质量好的氆氇能卖到5000元一件,这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增收致富。”正在捻毛线的达娃拉吉侃侃道来。像达娃拉吉一样,在合作社实现就近就业的农牧民群众还有很多。今年,山南市16个非遗工坊共吸纳就业人员557人,带动群众增收257.61万元,全市33家文化企业(合作社)解决贫困户群众就业224人。同时,山南市文化系统与浪卡子县多却乡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按照一季度开展一次帮扶活动的要求,加强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利用消费扶贫等方式,累计解决结对帮扶资金3万元,消费扶贫18120元。投入资金25万元,委托西藏哈呼曲艺社赴全市5个深度贫困县10个深度贫困乡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10场。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